
MEKP引發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體系反應機理
MEKP一般使用在不飽和聚酯樹脂和乙烯基樹脂的固化,其過程是和促進劑(一般為有機鈷溶液)在室溫下協同完成,其引發機理如下:
R-O-O-H + Co2+ → R-O + OH-+ Co3+ (1)
(1)式中,R-O-O-H為過氧化甲乙酮的化學結構式;Co2+為促進劑的有效成份。在二價鈷的作用下,MEKP分解成有效的活性自由基R-O,它進攻樹脂的不飽和鍵從而開始固化過程,而二價鈷被氧化成三價鈷,體系典型的從紫色消退為樹脂本色或無色。
R-O+ + Co2+ → R-O- + Co3+ (2)
(2)式表示過量Co2+會與活性自由基R-O繼續反應,從而使R-O失去引發能力,因此使用過程中促進劑的量應加以控制。
影響固化劑品質因素
過氧化甲乙酮產品質量千差萬別,但要選擇適合您使用,安全、性能穩定、固化完全的優質固化劑,建議您參考如下因素:
﹡ 雙氧水含量
雙氧水含量較高,在低溫環境下,對大多數樹脂產品而言,能加快膠凝速度。但在沒有經過試驗的情況下,最好別在膠衣、間苯型樹脂及乙烯基樹脂中使用該產品。
雙氧水含量較少,特別適合于應用在表面膠衣,耐腐蝕表面及乙烯基樹脂、人造石產品等。使用該產品,能有效減少氣泡發生,提高產品質量。
﹡ 丁酮含量
生產過氧化甲乙酮原材料。
對過氧化甲乙酮閃點安全性能影響顯著。
>3%則影響固化速率。
﹡ 水分含量
生產過氧化甲乙酮副產物。
水分含量>3%,對采用膠衣及乙烯基樹脂制品的質量影響較大。
水分含量>10% ,固化速度明顯減慢,還會造成制品產生氣泡及不良物理性能。
﹡ 二醇類含量
若>6%,則使膠衣粘度迅速增大,并且能掩蓋產品中高水分和鹽份量。
若>15%,與水接觸的層壓制件中造成較多氣泡。